本网讯 阳春三月暖人心,学习雷锋践初心。为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落实“童心港湾”关爱留守儿童项目志愿服务专项行动,近日,江西理工大学师生来到赣州市兴国县崇贤乡贺堂村、经开区凤岗镇长胜村、南康区镜坝镇洋江村,为当地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经济管理学院
3月18日,来自经济管理学院的9名青年志愿者们在学院团委副书记张小松的带领下,前往学校参与共建的兴国县崇贤乡贺堂村“童心港湾”开展志愿活动,向当地村民和孩子们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
跨越一百四十四公里,历经两个多小时,从规划整齐的公路大道中穿行,在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里穿梭,满载温情的志愿者们终于到达了贺堂村,他们迅速地穿上红马甲,带上为孩子们精心准备的礼物,迫不及待地前往村委会红色匠心讲堂去看望孩子们。
讲堂里,孩子们早已在座位上等待着志愿者的到来,在他们期待的目光中,活动拉开了序幕,志愿者姐姐引导小朋友发挥想象力在风筝上绘画创作,志愿者哥哥们陪伴在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拼装积木玩具。完成绘画后,哥哥姐姐们耐心地替小朋友组装好风筝,手牵手带着他们来到室外放飞自己精心创作的风筝,小朋友们蹦蹦跳跳,举手投足尽显活泼可爱,村民驻足一旁,眼中满含笑意,注视着这美好幸福的画面。
愉快的活动环节过后,志愿者们组织小朋友回到讲堂里,生动形象地讲述有关雷锋的英雄事迹,教他们歌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曲目,小朋友们兴致勃勃,争相举手歌唱,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接着,志愿者们给每位小朋友分发画笔、信纸与贴纸,让他们思考自己心中最想感恩的对象,写下自己的心里话。
美好的时光总是飞快流逝,很快就到了依依惜别的时刻。临行之际,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共同合影留念,将美好定格,孩子们送别了哥哥姐姐,期待地说:“你们下次一定还要来。”在不断挥动的手臂和声声再见中,这次的童心港湾活动完美落下帷幕。
此次活动,不但为贺堂村的留守儿童们送去关爱,更彰显了江西理工大学学子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启发江西理工大学学子积极投身文明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为“童心港湾”建设注入新鲜血液,让每一束花朵都能在祖国的阳光下绚丽绽放!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3月11日,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青年志愿者来到学校参与共建的凤岗镇长胜村“童心港湾”,开展了“情暖童心 爱在身边”主题系列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讲述雷锋故事,弘扬雷锋精神。
“我们会尽己所能去帮助长胜小学的孩子们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鼓励他们将雷锋精神展落在实处。”志愿者胡梦欣这样说道。
讲台上,志愿者王佳丽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雷锋的故事;讲台下,孩子们一个个瞪着充满求知欲的大眼睛,竖起耳朵,神情专注,聚精会神地聆听着。随后,“绘出你心目中的雷锋”这一趣味活动也随之到来,孩子们在纸张上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将他们脑海中的雷锋形象一笔笔仔细的勾勒出来并将其填充上色。
此外,志愿者们借此机会给孩子们做了一个电学小实验,一个小小的离子静电球在有电源时,如果用手去触碰离子球的表面,则会发出无数条有颜色的光线,看起来像是不断波动的绸缎一样,孩子们对此感到十分好奇,纷纷凑近观察,志愿者耐心地给孩子们解释着其中的原理。
活动结束后,学校老师、村干部及志愿者们还为长胜小学的每个孩子送上了一份《读者》杂志,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阅读来发掘自己擅长的领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机电工程学院
3月12日上午,机电工程学院志愿服务队的十余名志愿者来到南康区镜坝镇洋江村“童心港湾”,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植树活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为孩子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这种小树叫罗汉松,它最高能长到20米呢”,“这株叫丹桂,等它长大一点,10月份开花的时候,就会到处飘满桂花的香味”,孩子们眨着眼睛,竖起小耳朵认真听着志愿者的描述。
到达植树地点后,志愿者们很快与小朋友们结成对子,与小朋友们共同挖坑、扶树、填土、夯实、再填土、再夯实、浇水,小朋友们时不时地提醒“坑小了,挖大点”,“用力踩,土要踩严实才行”。等到志愿者们一头汗水开始找水桶的时候,小朋友们早已取来了水等在旁边了,随后小心翼翼地和志愿者们一起将泥土踩实,用稚嫩的双手在新翻的土地里撒上清水,低头看看手上和鞋子上黏住的泥土,再看看小树苗,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种了一些小树,我们要爱护它们,和它们一起成长”,“通过这次植树活动,我懂得了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我们要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为祖国增添绿色”。一次植树活动,让孩子们心底对“共建和谐美丽家园”有更切身的体会。
植树活动临近尾声时,志愿者和小朋友们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希望树”挂牌,轮流亲手写上自己的名字,大家共同约定,要定期来爱护这棵代表友谊的“希望树”。“第一次和小朋友们一起种树,虽然很累,但是看着种下的树苗和小朋友们满脸的笑容,感觉一切都值得。”志愿者覃新鸿说到。机电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韩李珂表示,此次活动在互动中科普了环保知识,在留守儿童的内心里播种绿色与希望的种子,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引发青少年学生关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而且有利于呼吁更多青少年学生树立崇尚劳动、以劳动创造幸福的劳动价值观。
(文/相关学院投稿)